www.flickr.com

星期五, 3月 12, 2004

[扯淡] 研一時專題演講留下來的一點文字

研一時每週會安排一位產、學、藝文界的人士來做專題,其實是很受用的一堂課,然後加一篇字數不等的心得。 只是小時判逆不懂事(笑),有些事情沒有經歷過是聽不進去的,幹詨一下後當然也就廢話連篇混過去了,有什麼冒犯的,就當一笑置之吧。 ANYWAY,留下來做個紀錄吧,看看自己的幼稚。

得意傳播:


本週很榮幸的邀請到得意傳播李作群李總監,這是我們第二次看到李總監了,人到了一定年紀,看起來都不會有什麼改變了,不知道得意傳播的清明上河圖進行的如何,或許可以考慮和工研院光電所合作,大家一起來(?)。

聽說這次特地找的是多媒體領域的專家,那麼什麼是多媒體?就是CD-Title嗎?多媒體的範疇這麼廣,我們叫做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所,還真是個通吃的名 字,包山包海全都包了;可是所上只有三位老師,也是包山包海全都包了。途然想到上次校長說的一句話(還真是屁話)請專任老師怕請到飯桶賴著不走,所以就請 兼任的。請到飯桶是學生的問題嗎?學生交了錢來上課,就應該有權利享受這樣教學資源,更別說連兼任老師也看不到了,這是學生的問題嗎?

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不可以因為沒有研究室,沒有老師……所以書就念不下去了,大家都很辛苦,大家都有難處……,我老是在幫別人找藉口,體諒別人的辛苦與用心……結果吃虧的是自己,交一樣的學費,這樣的待遇真的很窩囊。這是學生的問題嗎?誰叫你活該要考進來。

算了,要是我有這個勇氣的話,早就休學抗議了,可是我沒有,我還是得屈服於這個現實下,因為我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孩子,要是含著金湯匙早就出國去過過洋墨水鍍個金了,年紀也老大不小,更不希望成為家裡的負擔,哪能很任性的說不念就不念。

寫些有的沒有的,反正也沒有高層會看到,大學的時候是這個樣子、當兵的時候是這個樣子、研究所是這個樣子,在這樣體制下長大的孩子有一天成為高層的時候,大概也是有樣學樣吧。嗯…..這跟多媒體有什麼關係?我想到是跟多媒體產業的縮影有異曲同工之妙吧,死不了,但是也幹不了什麼大事!

吳瑪俐老師:

上網在Google上輸入「吳瑪俐」三個字,還真的可以找到不少資訊,看來真的是很紅的人,有的時候在Google打一些人的名字,看看會出來多少連結, 在某種層面來說,也是一個人的成就如何的指標(當然,這個成就有好有壞)。所有在吳老師的相關資料上,絕對少不了一個頭銜,或著說是正字標記─「女性藝術 家」,我覺得很吊詭。好,我承認這是我個人的偏見,我是父權社會中的產物,我是男性……..好像有一些原罪,就像我是外省人,我身上背著228的罪孽一 樣……

干我什麼事?1977年身於台中,家境小康,長於台北,我沒有傷害過一個本省人,就像我從來不覺得我有壓迫過任何女性一樣,我只是看到許多打著女 性主義的名號、女性藝術的名號,為這個社會為歷史貼上了標籤,站在對她們有利的角度上。男女平等,但是要女性優先…..就像吳瑪俐老師也承認,因為家中願 意支持,因為是女孩子所以不用背負著大多的期待與壓力。可是在這個社會上,大多數的男性要承受這樣的期待(不管程度如何),我也不例外。

這個地球上不是女人就是男人,相信大家要的不是齊頭式的平等,女性在藝術上或許是曾經是邊緣,當社會與歷史都不把這當一回事時,女性還要自己把自己侷限在小媳婦的地位嗎?


數位領域:

本週的主講人為數位領域的劉燕玲小姐,對於數位領域大家應該都有些印象,以【Fall in Love】這支MTV,這是BMG旗下美少女團體【4 IN LOVE】的第一支3D動畫MTV,打響了名號,其中的腳色動作,就是由MotionCapture而來,這讓我不覺得想起了一件事情。

motion capture動作擷取,以下簡稱MOCAP,是近來相當熱門的3D技術,尤其在國內業界紛紛引進的同時,號稱使用與國外同步,最先進的技術,似乎一段動 畫,一個遊戲沒有用上MOCAP就不太上的了檯面,Mocap成為event上最大(唯一)的號召......

這也暴露了現在國內各家公司拼命打“MotionCapture”牌,的荒謬

許多公司,什麼假尚啦,噁波啦.......都在打“本公司由國外斥資引進先進動作捕捉設備.....云云,只是設備有了,卻沒有人會“好好”用

講最基本的,打個比方動作擷取下來了,在這樣的資料量下能不能擷取出真正的關鍵動作,還是只是每幾秒取一個Keyframe?有很多微妙但重要的關鍵點,是否因而失去了

現在國內MOCAP下來的動作,普遍是順暢有餘,但動作的說服力不足。

此外,雖然說MOCAP下來的資料可以套用在各種腳色上,但動作和腳色的屬性不合,說服力也不足。這個屬性,包括上層的腳色設定,以及腳色肢體比例等問題..........

大家喜歡美少女,大家也愛製作美少女。一個九頭身的美少女,腳有身體的三倍長(這是日式漫畫常見的造型)這麼長的腳,不管動作捕捉的再好,套上去動起來都是怪怪的,一定要因我們的視覺經驗作一翻修正。

還有一個問題,動作有了,那表情呢?4inLove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在跳舞時沒有表情(其實是有做的,只是聊勝於無,倒可以安排若干鏡頭來秀眼神 表情,暗示觀眾),我們的肢體動作和眼神是息息相關的,表情亦然,眼神具有指引動線,暗示的效果,適當的一個表情如抿嘴,微笑....的動作,都是為作品 加分的關鍵。

越逼真的腳色,我們的視覺經驗就會預期以更嚴苛的標準來審視


舞蹈系觀摩:

表演、演出…….對於一個動畫創作者、或者是各種類型的創作者來說,都是相當重要的素養。有的藝術家或許是足不出戶,講話吞吞吐吐的遁世高人,但我們也可 以看到,有更多的傑出藝術家本身就是一個多采多姿的表演者,這個表演不一定是正式的粉墨登場,而是她們善於表現自己、推銷自己、並運用個人的影響力來推動 創作的概念,例如現代藝術大師安迪渥荷,就說過每個人都可以風光十五分鐘,超現實繪畫的怪傑達利更是其中的翹楚,光是他的造型,就是當代的一絕,繪畫、攝 影、拍電影……還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言論,的確是一名一流的表演者。如果杜象只是拿一個便器簽個名就放在那裡,然後人就不知道跑哪去,可能當天晚上就被掃 地的阿婆清理掉了。就因為這是杜象簽的、不只簽個名上去,還要包括各種「行銷」理念的行動,便器就不只是便器,而是影響後代的經典。

想想,現代的創作家是幸福的,他們再活著的時候就可能名利雙收,不用割耳朵發瘋葛屁,幾十年後作品才在拍賣會上創下天價 ─ 換個角度想想,要是梵谷不是這樣一個崩潰的梵谷,只怕也沒人理他了……好吧,割耳朵也是成功的演出,只是一個長期的投資吧。

扯遠了,今天的重點是舞蹈,只是在現代分工教育的體制下,舞蹈也成了及其專門的一個體系,當然,我們不一定要會跳,鑑賞的能力總是少不了的。但是, 很可惜的是我們這一批六年級生,小時後沒有教好,美術課音樂課都拿去考試了,雖然我讀的高中也有舞蹈班,唯一的印象是一群跩的不能再跩,可以留長髮走路外 八字的女生~就這樣,其他的就不干我們的事了。

所以,舞蹈對我來說似乎是神秘的存在,尤其是傳統教育體系下的舞蹈,真的是一種專業的,對肢體的高度鍛鍊,我也只能抱著崇敬的心態來欣賞了,「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」,小孩子不懂惦惦看就好,不要多嘴了。



陳世昌老師:


陳世昌老師提到了台灣動畫發展的困境如下…

  1. 一開始就被歸併在漫畫類中,沒有受到教育單位重視而無法成為正規教育科目,自然無法建立人才產生的管道

  2. 沒有傳承大陸的動畫基礎,台灣可說是從零開始,因此欠缺良好的傳統與技術基礎

  3. 長期加工的環境,大多以「師徒制」為唯一管道,無法和主流藝術結合成有效的學習機制

  4. 缺乏專業的教材書籍,只能在自我摸索中學習

  5. 投入的人員素質不高,難以培養大師級畫家

  6. 製作環境封閉,無法取得客觀條件的外援,自然無法形成一個成熟的產業,而無法建立一個產品產生的市場鏈結


現在觀之,似乎台灣電腦動畫業界也面臨了類似的狀況

數位藝術:

New Art

New Museum

New Vision 

本周專題演講的三個主題。

什麼是數位藝術,數位藝術指的是科技藝術、還是新媒材藝術……?

我想這是我們試著去討論「數位藝術」這個主題時,所會面對的第一個問題,就是如何去定位,如何去界定這個範圍。

是使用到電腦創作的作品是數位藝術?還是在電腦螢光幕裡呈現的叫數位藝術?還是有用到所謂科技設備的創作叫做數位藝術?所謂新媒材是指什麼……..新、舊不過是相對性的說法

我們很難去作用一段文字來侷限數位藝術的定義,甚至,說太多都是畫地自限而已。我們只能以相對於傳統的藝術型態而言,面對高科技(這是無可避免的)時代的新技術、新媒材…

兩個面向


藝術家對新媒材、新文化的探索>能說什麼

藝術家對新思潮的回應>要說什麼
 
個人認為,在滿足了這兩個面向的條件時,我們也有了一個所謂「數位藝術」的模型

價值觀的模型

Creative

Digital

Life

數位中心,樂觀的想法:創意、技術、行銷的整合。

最後,我也選出在這本書中,個人覺得相當有啟示的兩句話,作為總結

「在數位時代,我們需要藝術,我們需要像藝術家一樣,以不同的視角,將事物的可能性作不同的詮釋,並以具有創意的方式與目標對象作有效的傳達與溝通」

「高科技,本質上是具實用性及功能性的。事實上,更進一步而言,應該是以更服膺人性化訴求為最終極的展現形式,才決定了現代科技文明中高科技的位 置,甚至當它超越了實用及功能等既定條件而呈現時,則變成是一種藝術表現,科技類型藝術的評析,價值在傳達於訊息中的終極關懷、訊息的傳達方式及共鳴性, 而不是著力於科技的等級,而落入了科技位階的比較

沒有留言:

本頁面及相關頁面所提及之公司名稱與商標,,其著作權皆屬原公司所有

本網站公開發表之文章若未經聲明,皆屬作者本人所有

如需引用節錄,歡迎來函告知